歌曲《我的家我的国》以著名音乐人李杰深沉而恢弘的旋律、歌手李月辉饱满而沧桑的美声,在宏大叙事的主旋律音乐序列中,完成了一次独特的“厚重”突围。它并非只是对家国的赞颂,而是在地理的辽阔、历史的沉淀与个体生命体验的交织中,构建了对传统主旋律歌曲的单向度超越。这是两位退伍老兵的一次饱含生命温度的合作与家国表达。
地理的史诗:空间叙事中的家国图腾
在词作者圣哥意象纵横的歌词中,作品开篇即是一场穿越国土的壮阔巡礼:“南海的浪花 / 塞北的雪 / 天也高地也辽阔 / 西耸的珠峰 / 东去的河……”,将国土空间转化为可感的生命体;继而引入“舞动丝绸”“飞天歌谣”等文化符号,将丝绸之路的辉煌、敦煌壁画的灵韵转化为听觉图腾。
歌词摒弃了概念化的口号,代之以极具地域特征的意象。南海的浪花与塞北的飞雪,是温差巨大的两极,却共同构成家园的体温;珠穆朗玛的巍峨与东流入海的江河,是垂直与水平的空间张力。这些意象不是简单的堆砌,而是通过“浪花亲吻云朵”这样充满动态想象力的连接,将冰冷的地理坐标赋予了生命的呼吸和情感的律动。
这种空间叙事方式,与传统主旋律歌曲如《歌唱祖国》中“五星红旗迎风飘扬”的聚焦点式表达,形成了鲜明对比。《我的家我的国》展现的是一种全景式、沉浸式的家国想象。它让听众在脑海中展开一幅雄鸡版图,从浪花拍岸到雪落北疆,从世界屋脊到奔流入海,地域的辽阔差异最终在“家国”的认同感中达成统一。这种由具象地理空间升腾起的归属感,比抽象的情感直抒更具震撼力,也更为厚重。